第464页

郑和回来的第二天,小朝会的时候,杨士奇就把泉州那份奏本拿了出来,当时君臣五人都没有太多的表态,统一口径都是严查,绝不辜妄。

这东西还不好查,一抓一个准,也难为杨士奇还能这般沉着镇定。

“陛下圣躬安。”

门外身影显现,明暗之间,杨士奇已经走了进来,恭谨的向着朱允炆见礼。

“坐吧。”

杨士奇没有第一时间落座,而是眼神中带着三分惊诧的向朱文奎复见一礼,待后者还礼后才谢恩落座。

“陛下急召,是为泉州海运司的事吧。”

先开口的还是杨士奇,而他一张嘴就把话题切到了正事上,一语中的让朱允炆都不禁愣了一下。

“哦?我大明四海八荒何其大,难道就不能是别的什么事情吗?”

朱允炆来了些许好奇,想听听杨士奇是怎么猜不出来。

不过后者的回答倒是简单。

“臣不才,添为内阁首辅,这天下的政事大小必过通政司,臣没有道理不知道。

而如果是军事上的,诸如西南、西北两地,陛下也应该召的是燕王殿下,而不会是臣了。

只有泉州海运司刚出过事,而且是由锦衣卫督办的,御前司的案子,内阁无权插手,臣自然就不知情了。”

就知道这家伙脑子转的快。

见杨士奇猜了出来,朱允炆也就懒得再绕关子,便点头承认下来,开门见山地说道:“顾语给朕上的本,耿江伏法认罪,供出了一大批与其、与泉州海运司有勾结的官员和逃税的不法商人,涉案人数之多,可谓触目惊心。

朕召你来,想听听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