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页

朱允炆的招录标准是红线,只有过关和不过关,并不打算搞计划招生,非得招录到一定的数量。

如果没有一个过关的,那这个少年团就空置着。

如果一次性能有几百几千人过关,那朱允炆反而要进行二次考定。

只有更严格,没有更宽松。

皇帝的意思被传达到了各省地方,各省也开始启动相应的察荐程序。

这个机会,就这么被推到了于谦的面前。

“素闻神童美名,本官也曾与你祖父有过共仕的缘分,今日便送你一程。”

浙江左布政使王钝在杭州学堂见到了于谦,勉励道:“而今圣上开恩学,擢天下英才亲自授课,一旦入选,他日必青云直上,孩子,我很看好你,希望你不要让家乡父老失望。”

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于谦躬身谢礼,用不卑不亢的语气说道:“学生谢过藩台大人。”

“嗯。”

王钝唤来一名胥吏:“此番我浙江共荐十人,你回头持本官手令去杭州卫借一个小旗,负责沿途保护。”

说完便看向于谦。

“回家跟父母告个别,顺便收拾一下行礼,三日后,在这杭州使司衙门口集合。”

“学生告退。”

看着于谦离开的身影,王钝由衷的赞叹道:“真麒麟儿啊。”

第293章 为大明富强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