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页

让他们利益均分,都成为小地主,小地主多了,朝鲜的局势就稳定了。

条约的内容呢,就可以有条不紊的施行下去,阻力也会小很多。”

朱允炆还在絮絮叨,平安这边已经完全傻了眼。

“陛、陛下。”

支支吾吾的,平安面带难色:“臣怕做不好啊。”

拎刀子砍人平安敢拍着胸脯说他一个顶仨,但朱允炆说的这些他听着都头晕眼花,真要是具体施行,他自觉自己是够呛,生怕坏了朱允炆的大计。

朱允炆一拍脑袋,冲身旁的双喜道:“把朕这一次北巡,随扈的翰林郎都叫过来。”

后者应下,不多时便引着四名年轻人走来见礼。

朱允炆便把平安手里的题本交给他们,并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传阅,等看罢后便开口问道:“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人都沉默思忖了一阵,才陆续开口说起见解来,朱允炆便安心静听,直到一名名叫胡嫈的翰林侍讲的回答让朱允炆眼前一亮。

“只等这群小地主群体完全控制住朝鲜的国体和基层百姓后,就是朝鲜内附之日。”

条约是不公平的,朝鲜的百姓也是一定不会愿意的。

但是他们国家当中有朝奸,而这群朝奸又全部都是掌控朝鲜十成十资源的地主豪强,这些人不反大明,他们心里就会打鼓,不敢冒掉脑袋的风险挑头闹事,即便届时偶有一些国家英雄站出来高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类的口号,也未尝见得还有多少人敢贸然响应了。

“百姓的谨慎在于他们总是喜欢看谁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候才去支持,却不懂只有他们支持谁谁才能取得胜利!”

胡嫈侃侃而谈,说的朱允炆眼睛都亮了起来。

“所以,彼时只要告诉这群朝鲜百姓,把他们脑袋上的朝鲜两字变成大明,所谓的条约就自然会废弃掉,内附,不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