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当初朱棣设置奴儿干都司的初衷是附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其目的是裹挟这些少民从军入伍,帮助他征服草原,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草原已经被勘平,所有的少民被内迁,改部落为村庄,归辖各府县统管,再设立独立性较强的卫所已经不符合朱允炆的想法了。

辽东承宣布政使司势必要成立。

“辽东地广而人稀,民族混居情况复杂,不能设多卫所,而应集中于一隅,方便管理。”

朱允炆觉得在地图上划圈是一件非常让他开心的事,很有伟人的感觉。

“辽东平原,辽南靠海地势平缓易于发展,而且比邻朝鲜,商贸发达,往来繁荣,金复两州多有城垣,以此为中心扩城、设府县收拢百姓,组织开荒垦田,等将来丁口多了再逐渐外扩。”

看到朱允炆画下的红圈,平安思忖一阵,还是提了一嘴:“陛下,这样一来的话,如苦叶、兴安岭等偏远的卫所就要裁撤收拢,那么这一大片土地就势必要放弃掉了。”

眼下建文五年的辽东,其直接管理和领导的卫所多达一百七十余,遍布整个大明的东北部以及外东北地区,这些卫所,多的不过两三千人,少的更是只有几百人,设置这些卫所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堪舆图的时候,看着地图上的一大片殷红心里痛快。

放弃卫所,就是放弃土地。

辽东可不是内陆,可能只撤掉几个卫所,在领土的缺失上就可能少掉等同于半个江西、浙江等省份!

这种失地千里的行为,在古人眼中那是很难接受的。

“朕知道,这些土地都是当年咱们大明的将校拿血和命换回来的。”

朱允炆抬手,止住平安的话头,解释道:“朕要裁汰卫所也是迫不得已,辽东的民族情况复杂,辽东太大了,一旦分散开,就无法做到严加管控,一旦朕为这些异族制定的政策不能顺利推行,几十年后他们又会繁衍壮大起来。

所以朕打算暂时性的放弃,地广人稀要了也无用,咱们没有充足的丁口去开荒,不开荒就不出粮,与国并无什么好处。平安啊,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句话,你要咂摸透其中的滋味。”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伟人的话,言简意赅,高屋建瓴。

平安只觉心中顿时通透起来。

“撤卫所建城置府县,辽南平原一片通途,搞好这一块的开发,不仅会给朝廷提供巨量的粮食,也会迅猛的刺激之前迁民实辽东的丁口繁衍,更可以最大程度的对这片土地上的异族实施监管,等个几十年,咱们汉多夷少的时候,自然会逐步扩张,一步一个脚印的充实满整个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