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页

而且以朱允炆对后者的了解来说,杨士奇生性谨慎,不可能跟这些老家的士子暗中搞门下笼络的套路来扶持,他就不怕皇帝心里膈应?

内阁和六部开碰头会,大家伙一起定的这份名单,那就是问心无愧。

“这周述和周孟简还是亲兄弟,兄弟二人同登鼎甲,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了。”

放下杨士奇的奏本,朱允炆呵呵一笑,算是把这件事揭了过去。

朝堂之上,江西势大,这必是十年之内的大趋势,要怪,也只能怪其他的省份学子不争气。

当然,这次科举三甲进士江西士子超七成也很正常,因为这次殿试的选题,就是议江西的士子运动啊。

那作为运动的发起地,这批科举入进的士子,可都是当年参加过批孔倒儒运动和神化皇权的革命派,这种殿试考题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送分题。

如果不是内阁领着六部开会,可能这次三甲录进就被江西霸榜了。

而郁新的奏本就只提起了眼下半载朝廷的财政状况,一句话概括:收成喜人。

一年两熟的地方已经开始陆续压粮入库,而几大朝廷官办的盐铁专市也是生意红火,税收喜人。

“行吧,大事小情也就如此了。”

只匆匆看了几本,朱允炆便搁置下来,笑着起身:“走,朕带你们逛逛这呼伦贝尔草原。”

“这还是妾等这么多年来第一回来到这大草原呢。”

一行六七人上了朱允炆的驾辂,兴致勃勃的开始了这次草原踏青的家庭旅行。

“以往只在史书的字里行间窥探过草原的光景,今日一看,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

漫山遍野的牛羊,充斥眼球的苍穹碧浪,唯一变化的,便是看不到穿着袍服、毡靴的草原人,取而代之的成了束发青衫的大明人。

“以后这片土地,世世代代都会是咱们汉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