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抨击的文章,写好给本官送过来,不能私自刊发。”

求是报设置之前,这条规矩就是定下来的,让什么样的文章过审,那都是报业总局说的算,也是朝廷说了算的。

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杨士奇要替朱允炆把好这个关。

“是,下官都记下了。”

胡嗣宗领了命,见杨士奇端起茶碗便明悟,忙起身告辞。

等胡嗣宗离开后,杨士奇才感叹一声。

“陛下好狠的手段啊。”

皇帝为什么要在求是报上刊发驳斥自己功绩的文章?

这种做法用现代话来说叫做操纵舆情,也叫作引战!

他朱允炆的功绩已经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天下士子百姓无不对皇帝的功业而折服,也对与皇帝‘收复’草原一事,大涨民族志气的行为而感激戴德,也就是说,民族对他朱允炆这个皇帝的感情已经到了一个峰值。

好比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就差一个宣泄口了!

歌功颂德的文章太多了,杨士奇珠玉在前,年纪轻轻就做了内阁首辅,全天下的士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此都憋了心思的想拍皇帝的马屁,那许不忌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真相事例吗?

但光夸皇帝的厉害,老百姓看着有什么劲?他们没法参与进来啊。

这时候就需要方孝孺这种人了。

好嘛,皇帝刚对民族、我大明立下这么大的功勋,你们这些垃圾还蹦出来无脑喷?

没说的,必须喷回去啊。

底层的士子正愁着不知道该如何拍皇帝马屁,现在朱允炆给他们竖了靶子,那他们可就有了攻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