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用区区一两万将士的鲜血,换回统筹规划六国事,将这些国家的资源、财富和军事力量都攥在手心中随意挥使。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这就是自己这个侄子的手段啊。

如果朱允炆知道朱棣心中的惊叹,一定会暗喜,这就是眼界开阔的重要性,古人能力是有的,但是眼界实在是狭隘。

开疆辟土固然是丰功伟绩,但过于依赖生产力。

没有铁路火车和飞机的年代,没有和平的小男孩、重机枪,距离中央越远的地方,越难以统治。

靠着冷兵器,在南亚这些国家的深山密林之中,哪年哪月能清空这片土地上的人口?与其耗时耗力杀成一片不毛占据下来,还不如像猎人那样,用一块食物将他们从洞里引出来,然后将食物扔到另一个野兽的洞口,让他们互相撕咬去,最后猎人收尾就足够了。

鼓声愈加急促起来,大殿之中一道人影终于走出,迎着西移的夕阳,慢慢出现在无数人的眼帘之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朱棣往下,校场之中再无一人立身,皆单膝点地,齐唱万岁。

声威如闷雷炸响,让人不禁耳音轰鸣,热血沸腾。

“朕的将士们,大明的儿郎们,今日是金秋,是我民族国家之大好盛日,都起来吧,与朕同度佳节。”

高台的唯一好处,就是声音可以传到很远。

站在近六丈高的观台上,朱允炆的屏气高声,或许不可能让十万人全部听见,但足够使最靠近高台的那一群健儿听闻到,前军起身,后面的便也都跟着站了起来。

“诸卿落座吧。”

朱允炆挥手,那高台之中的平台处,朱棣等一行大员便齐声道谢,但看到朱允炆没有落座,他们也就继续杵着,哪里敢坐。

“今日是中秋盛日,朕与诸卿并将士们同饮。”

朱允炆举杯,十余人忙并举,而校场上的十万儿郎可就没这待遇了,他们怎么可能真在这时候饮酒,最多等皇帝离开后,回到他们各自的营帐内倒是可以喝上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