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少民也要参加工作、上学、旅游,跟汉民日夜相容,自然时间长了就看不出什么不同来。

朱允炆是个很大度的人,只要是能够接受汉文化的人,他都愿意一视同仁,都是大明的子民,也永远是大明的子民,大明会保护他们的安全,闹了灾朝廷一样开官仓赈粮。

只要大方向上只要遵从朝廷的政策,细节上的习俗风土允许保留下来,朝廷也会去尊重。

对于辽东那地界,李芳远犯下的累累罪行,朱允炆对此也很是心痛。

要让那群朝鲜劳工好好的赎罪!

第140章 江山如画(五)

建文三年注定是不会平静的一年。

整个东亚因为大明这个老大帝国撸起袖子,而变得到处战火连天。

辽东和朝鲜的战役才堪堪结束不多时,大明便西南、东南两地用兵,幸是洪武一朝家底子厚实,中枢内阁才有能力同时协调两地的后勤。

而在此时的澎湖海峡,数百艘明军战船正沿着淡水至新竹一线,开启了猛烈的炮弹洗地。

盘踞与台湾岛上的东南亚海盗、倭寇团伙明显是打算在这里阻截明军登陆,并为此构筑了海防大营,企图依傍这些年构筑的石墙壁垒给予企图登陆的明军以杀伤,但他们忽视了明军战船上的大炮。

为了补充这次东南海战的实力,福建、浙江两省的海防炮阵、南京城头上的大炮几乎全数卸下,这才凑够一百条福船的五百门船炮!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五百门船炮齐鸣,顷刻间便是轰隆声四起,虽然威力、射程都远逊色与现代海战,但也已是有了三分现代战争的味道,这般轰炸,盘踞在台湾岛上的盗寇便全是傻了眼。

这跟他们一辈子打得海战不是一回事啊。

不是应该靠岸之前箭雨压制,然后双方贴身拿刀肉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