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着苦涩的草根,亚历山大二世忽然朝小女儿问道:“你去过法国、去过英国,也去过明国,你觉得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东罗马的生活如何呢?”

“都比我们要好一些吧……”

玛利亚尽量用不会刺激到父亲的语气,道,“不过我还是喜欢呆在您的身边。”

“嗯……”

亚历山大二世沉吟了一下,“如果,你必须要去一个地方,你会选择哪里?”

“那当然是大明!”玛利亚脱口而出,但随后她就有一点后悔了。

然而,出乎她的预料。

平日里一听到“daig”就咬牙切齿的父亲,这一次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亚历山大二世来说,随着实质性的《明罗互不侵犯条约》即将签署,双方拥有了“可靠”的缓冲国,也是时候放下彼此之间的仇恨了。

当然,说是盟友关系,肯定称不上,但无意义的对抗可以减少。

而且亚历山大二世还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效仿祖先彼得大帝,前往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

毫无疑问,彼得大帝的军国主义,是俄罗斯帝国崛起最关键的契机。

1697年,亲政不久的彼得一世,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

在他手中,俄罗斯帝国开始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建立了西欧制度的海陆军。

这些都为后来俄罗斯帝国长达两个世纪的扩张之路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