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后来大明自己技术成熟了,为了这一点点无聊的自豪感推倒重来,显然没有什么意义。

但俄国人却不是这样。

虽然他们的筑路技术菜得一比,但他们却建立了所谓的“俄国标准”。

坊间有个关于俄国铁路轨距的段子。

说是沙俄准备修铁路时,管事的大臣前去请示沙皇,说其他国家铁路轨距都是1435毫米,我们大帝国是不是该比他们宽一些?

正在忙着传宗接代的沙皇不耐烦地一挥手:宽个吉尔!

大臣赶紧拿出尺子现场量了一下,于是轨距就从1435毫米就增加了85毫米,变成了1520毫米。

这种阴间笑话自然不足为凭,但毫无疑问,俄国人特立独行的轨距将会给大明的新丝绸之路计划造成不小的困扰。

后世他们在中国东北修的一些铁路,就总是要换来换去,十分麻烦。

好在俄国现有的铁路里程只有不到2000公里,等到一万多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改起来也很快。

毕竟俄国这种小国,船小好调头嘛。

大明无论是从国力、财政、人口、领土面积,还是实力地位出发,都有资格说这个话。

除了追求更加标准,更加高质量的铁路以外,造成大明版本鲜卑利亚铁路总预算更高的原因还在于,这条铁路增加了通往君士坦丁堡的重要支线。

这条支线将会和之前的2b铁路打通,成为沟通神州本土和中东的重要陆桥。

当然,对于俄国人来说,这也将是他们彻底掌控伊斯坦布尔的重要交通干道。

此外,铁路的起点从海参崴改到了天津,一方面地理纬度降低增加了路程,一方面截曲取直,不用大费周章绕着中、蒙边境走冤枉路,缩短了路程,并且施工难度下降,所以总体来说还略微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