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匈牙利精英虽然感情上反奥地利,但基本上也都会说德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夏志新的演讲必须由严复翻译成德语,台下人才能听得懂。

夏志新其实也能选择让马冬梅作为翻译,直接翻译成匈牙利语。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

夏志新的开场白便说道:“各位匈奴学子们,我希望下一次来布达佩斯,来到匈奴大学,我们能够直接用大明雅言交流,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你们不得不听着德语,才能理解来自同宗的问候。”

“说到民族语言,恰好可以引入我们今天演讲的第一个主题,即为什么说,匈牙利是天然的东方民族,是诸夏遗落在欧罗巴的偏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匈牙利人日常使用的语言,在欧罗巴其实非常特殊。”

“诚然,从表层词汇上看,匈牙利语中不少词语都和德语、斯拉夫语相近,但我要提醒大家认识到一个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无论你们承认与否,实际上,匈牙利语中的土耳其词语其实更多。”

“在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50年里,匈牙利语受到了土耳其语的巨大影响,根据我的学生严复同学的统计,至少有800多个土耳其常用语、俗语渗入了匈牙利语中。”

“所以,仅以表层词汇来研究匈牙利语的亲缘关系,无异于刻舟求剑……”

严复擦着冷汗,难怪老师一定要自己做翻译。

他这时不时蹦出一个成语,马冬梅恐怕自己都听不懂,更别说翻译了。

严复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翻译,只好花了大概三分钟向匈牙利人解释了一下“刻舟求剑”的典故。

毕竟他做翻译的水平那和后世外交部的那些专业翻译官没法比。

但没想到,这种比较呆板的翻译方式匈牙利师生们却异常喜欢。

当听到,在两千三百多年前,中华先哲就能如此通俗易懂地创作出了这样的寓言故事,他们更是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