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永远是报纸的生命。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效性比起真实性和可靠性还要重要。

如果放任媒体的权力,不对它加以监管的话,最终时效性将会毫无疑问地压倒真实性,劣币驱逐良币。

不过,大家都是记者,大家都跑得很快,想要获得先人一步的重要新闻实在太难了。

见《曼彻斯特卫报》记者那副神神秘秘的模样,《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的记者们噗嗤笑出了声:

“你难道想说亚瑟王子的事情吗?你以为我们没有把这件事印在头版头条上吗?”

“请布兰登记者提问。”

这时正好传来了新闻发布会主持人的声音。

《每日电讯报》的记者摇摇头,小声道:“好了好了,曼彻斯特的小子,关于亚瑟王子我才是第一个向首相提问的人。”

说着,他站了起来,胸有成竹地问道:

“尊敬的首相先生,我是来自《每日电讯报》的副主编布兰登,前往印度加尔各答自由港参加维多利亚陛下加冕印度女皇纪念仪式的皇室成员亚瑟殿下,在明国6月16日的大空袭中下落不明,最近有消息称,王子殿下遭到了明军的逮捕,并被软禁在了缅甸仰光。

对此请问您有何评价,帝国政府是否有赎回亚瑟殿下的计划,或者学习明人‘菠萝比萨行动’,动用皇家空军对仰光实施打击救援,营救王子殿下的相关计划?”

老丘吉尔的嘴角抽了抽。

哈吉说得没错,果然有脑袋里装着牛粪的记者会异想天开地要求帝国展开类似朱富贵救援阿布杜勒那样的行动。

这特么是将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大英帝国皇家空军别说突袭仰光了,能不能安全地飞出地中海都是一个大问题。

当初飞抵君士坦丁堡的r-1型飞艇,其实是从奥地利的军事基地起飞的,其真实作战半径也就几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