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可以确定的是,早在西安之战的时候,刘铭传不顾危险,亲自担任诱敌之饵,为《和平》解决西安之围立下了汗马功劳。

之后在于白彦虎、阿古柏集团作战的时候,刘传明与他带来的两三百淮军,也没有丢了安徽人的脸,斩阵夺旗,有进无退。

等到陕北黄帝陵祭祖的时候,痴迷于勋章的朱富贵,一路颁发了好几麻袋勋章。

刘铭传与几个表现突出的淮军得到了《华夏捍卫者之徽》的荣誉。

刘铭传还得到明勋宗的亲切接见,获得了勋宗之拥。

整个接见过程长达二十分钟零五秒。

他们君臣之间具体谈了些什么,不见于任何报刊、杂志。

只知道,在那以后,所有参加西征的淮军将士都自动获得了永久性的大明朱卡,等到他们退役,随时可以选择来大明生活,朱天子都会给他们发退休工资,享受基本医疗保险。

这种情况不太好定义。

本质上,他们依然是南唐的人,但同时也有大明的公民权。

双重国籍这种说法肯定不合适。

因为大明不承认双重国籍,而且大明与南唐本身也是君臣关系,不是纯粹的并列关系,而更加接近于包含关系。

用苏勋宗的话来说,这叫有限主权论,是一种大家长式的天朝沙文主义。

却未必得不到欢迎。

另外,集体授予朱卡一事也并没有避讳李某人,朱富贵和他打过了招呼,刘铭传回到苏州后也主动进行了汇报。

按照一般的剧本,这种明目张胆掺沙子的行为,刘铭传最好的下场也是在战场上背后中黑枪而亡。

但是很显然,如今大明拿的是灯塔和苏熊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