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富贵是下定决心,在华北平原复制一个新冀—新鲁—新豫工业区,把农业用地用水调配给工业,实现一条腿走路。

石家庄便是这一计划的楔子。

当镇远号历经30天的航行,缓缓停泊在天津之后,朱富贵站在甲板上,见到的是一座漂亮的海滨城市。

比起六年前离开这里,天津,这座古老的天子渡口已经变了模样。

南金陵,北天津,被南来北往的商客们奉为新神州的两座梦幻之都。

唯一遗憾的是,这两座的城市的女仆说话都实在是太哈人了!

总体来说经过六年建设,天津的市政风貌已经有了新津的七成功力。

干净整洁的道路两侧,经典保留曲目——天津初等学堂的学生们,双颊涂着令人羞耻的大红胭脂,手持鲜花,热烈欢迎大明天子从天子渡口上岸。

当然,说的是大明正音,不是天津话。

天津话就是不是迎天子了,是直接给天子送走。

走过欢迎的人群之后,戚文长早就准备了加装防弹钢板的汽车,迎接万岁爷的到来。

坐上汽车,朱富贵前往天津火车站。

这是一座充满英伦风格的火车站,很显然,这不是大明皇家铁路建设局的手笔,而是之前丘吉尔千万英镑援清项目中的一个。

类似这样的项目在华北还有很多。

英国人可以说是华北实现现代化的奠基人。

讲道理,丘吉尔的功劳评一个大明人民的老朋友一点都不过分。

感恩感恩,合十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