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了几句,确定对方没有什么大背景之后,雨果便开门见山道:“小伙子,把你的作品拿出来吧,我只会读几个篇章,所以你必须挑选自己最中意的作品!巴黎面包价格很贵,想要居住下来可不容易。”

“好的,雨果先生!”

霞飞连忙从怀中取出了一本菲薄的手工装订书籍。

他非常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文学之梦即将起航。

这也是他为什么之前在美术院落榜却依然信心满满的另外一个原因。

他的文学水平比绘画水平更加出色。

霞飞的这本短篇小说叫做《埃及的暴君》。

虽说霞飞已经决定远离政治和战争,实现自己的文艺之梦了。

但毫无疑问,最快获得别人赞赏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

霞飞之所以这么有信心,就是因为他自认为详尽的调查过,维克多雨果是一个坚定的反拿破仑主义者和反对帝制的自由派。

所以他专门写了一本怒斥拿破仑暴行的书,并且在书里面半真半假,略带艺术加工地编排了拿破仑在埃及寻欢猎艳,玩弄女人,结果约瑟芬皇后在巴黎给他戴了更大的绿帽子的故事。

在小说的最后,他还别出心裁地画龙点睛,用从《朕的奋斗》之中学来的东方谚语,“淫人妻女,人必淫之”,“善恶到头终有报”来作为结尾语,拔高了全文的主题。

简单来说,这就有点像是一本西方版的清水《金瓶梅》。

……

十五分钟后。

“给老夫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