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我的女儿们只是小时候吃不饱,而且跪坐才导致腿短的,可她们非常勤劳,很会干活,力气也很大,以后她们生下的孩子一定会又高又大,是真正的汉种呢!”

“呵呵,这种话你去和森上校去说啊……”

“岂可修,八嘎!”

眼看两个老头就要拳脚相向,一个穿着“的确良”高档汉服的老头伸手将他们分开。

“好啦好啦,几十年的老朋友了,都少说几句……

老清家的女儿我见过,个子虽然小,可脸大啊,说不定会有上邦的老爷喜欢的。

其实去倭化又不是改个名字就能完成的,而且天朝本来也有许多复姓的嘛,大家不用太过刻意……”

这个老头看上去在众人间颇有威信,面对他的说法,争吵的老头只能闭口不言,不敢反驳。

但他们在心里都忍不住暗自肺腑,八嘎八嘎兮,你说姓氏不重要,那你为什么不沿用佐藤这个源自藤原氏的贵族姓氏,而要改成佐姓?

要不是户籍司不允许,你这老家伙说不定都要直接改成左姓,去和楚国公攀亲戚了吧!

……

在民间蔚然成风的倭姓改革运动,倒不是大明官方推动的正式行动,而是倭人自发形成的风潮。

就好像后世不少中国家长明明自己不是复姓,却喜欢给孩子取四字,甚至是五个字的姓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来是受到古梁金温,尤其古龙的影响,二来是随着中国人口越来越多,二字姓名大量重名,三字姓名也多有重复,客观上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但也不能否认,其中有不小一部分家长是因为受到日本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想要自己小孩的名字“洋气”一点。

然而对于这个时代的倭人们来说,洋气?那不是骂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