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对俄作战,陆军动员总兵力仅仅25万,抽调各军中较为耐寒的精锐组成大明第四军,番号暂定为皇家极地远征军。

(一军:武穆军,二军:定国军,三军:铁道军)

远征军摩托化率超过一半,并拥有70辆超轻型坦克,300门火炮。

之所以部队规模较小,主要是因为在西伯利亚铁路尚未修建的如今,沙俄在远东的投放能力实在有限,大明没必要投入不匹配的资源,造成浪费。

根据文献,直到1920年,沙俄在远东的移民也只有40万而已,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在1904年西伯利亚铁路贯通之后移民的。

所以如今在远东及阿拉斯加的沙俄移民,再是如何大胆估计都不会超过五万人。

就算毛子人均战斗民族,男人都能手撕狗熊,女人都能扛着原木横扫千军,朱富贵相信25万精锐的大明天兵也足以让他们消失在皑皑白雪之中了。

对于大明的战士们来说,最大的敌人恐怕不是俄国人,而是可怕的天气。

如何在极地气候下生存下来,安全过冬,并准备好来年开春俄国人必将到来的反击,这才是皇家陆军极地远征军最需考虑的问题。

因此,兵部并没有安排他们直接前往外东北地区,而是先前往气候接近的熊岛驻扎。

在那里,远征军们将由之前有过极地训练经验的特战队员进行专门的指导。

等集训2个月后,他们将在9月中旬,最适合极低冻土作战的时机登陆阿拉斯加和远东地区,对能够发现的一切沙俄目标进行犁庭扫穴,并控制主要城市。

如果过早进入这些地区,就意味着大明将完全放弃坦克这一陆战大杀器,以及车辆补给。

因为尚未经过建设的极地冻土在盛夏的时候将会变得异常泥泞,根本无法通过重型装备,甚至连人带马都会陷进去。

为了避免出现“报告长官,我们的坦克又沉了”的情况,朱富贵特地选择了这个时间点作战。

当然,这同样也是那位奥地利画家留下的宝贵经验。

这是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