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是后勤!

普鲁士可以没有牛奶面包,但是不能没有猪肉!

可问题是,这么关键的战略资源,如今其实是卡在英国人手中的。

十八世纪以来,英国人开始以脂肪沉积能力为育种目标进行选育。

1770年到1860年,英国以本地猪、中国猪和暹罗猪为亲本开始选育,兼顾早熟和育肥快的优点,形成了一些原始品系。

这些猪比起普鲁士本地猪的优势太大了,俾斯麦的父亲就每过一段时间需要去问英国猪商借种。

而如今,朱富贵便给了他们新的选择。

志村大白猪,必将风靡普鲁士及德意志诸邦!

事实也不出所料,包括俾斯麦在内的众多有着丰富养猪经验的容克老爷们,当他们看到志村大白猪号那丰腴的臀部,肥美的腰身,以及迷人的小眼神的时候,他们就全都无可救药的沦陷了。

他们确定,这种典雅迷人的志村猪,就是普鲁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朱富贵观察着他们难以掩饰的表情,微微一笑,知道这笔买卖是跑不掉了。

所谓现代农业,谁能控制种子,谁就能赢者通吃。

在后世,看上去全世界各地都有农民在辛苦劳作,但真正能够称得上能够粮食自主的国家其实屈指可数。

全球粮食的种子被掌握在少数几家跨国公司手中,他们也垄断了国际粮食贸易,只要极少一撮人点头,全球粮价就能出现巨大的波动,大量落后国家的劳动成果将被顷刻之间剥夺殆尽。

即便是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靠着一代代农学人的付出和积淀,才勉强实现了种子安全。

而在畜牧业上,其实也是如此。

种猪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买了一头两头种猪,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