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大明的电灯在西方电灯的研发出现根本性突破之前,都将是有价无市的奢侈品。

以至于俾斯麦都在认真考虑,是不是要利用自己和朱富贵陛下的私人友谊请求在回国的时候带几个电灯泡回家。

不过闹剧往往就是发生在意想不到之处。

第二天一早,按照日程安排,将由大明鸿胪寺和户部的相关人员陪同普鲁士访问团参观凤都市区的一些景点,包括博物馆、天子岩广场、国子监、旭日汽车厂等地。

不过整整一个上午,都在荒诞中度过。

原因是,一个脑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短路了的容克贵族老爷将一只灯泡塞进了嘴里取不出来了。

其实他哪怕偷几个灯泡放进行李箱中,大家都还能理解。

毕竟好几个随行官员其实就是打算在最后一晚这么做的。

可这货将灯泡塞进嘴里是怎么一个操作?

这位可怜的容克老爷嘴里塞着灯泡,呜呜哈哈地指着台灯灯座上印刷着的注意事项。

老实说,大明虽然不兴外交无小事,洋人大过天那一套外交逻辑,但本着中国人传统的,朴素的迎客之道,朱富贵还是给外宾招待所配备了许多好东西的。

他们甚至有批发价2毛6的酒店一次性套装用!

已经有好几个贵族老爷偷偷将这些一次性牙膏牙刷洗头膏什么的藏起来,准备带回家取悦情人用。

而他们所用的台灯当然也是朱富贵从后世买来的好东西。

系统虽然抹除了台灯上的年代信息,但好死不死的,这些台灯灯座上的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没有被抹掉。

大概是系统判断这些内容并不会泄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