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培养出来的干部,自然要比朱棣招降纳叛拉起来的官僚体系可靠、有用的多。

这才是倭人治倭的正确方式。

当然了,所谓倭人治倭,隐形的天花板还是有的。

就像当年伪满和日占台湾时期日本人牢牢占据主要岗位及教育资源一样,根正苗红的华人官员也占据着高生态位。

不过过犹不及。

当年抗联中不乏伪满官员弃暗投明,就是底蕴薄弱的日本人不顾吃相的缘故。

大明则不同。

首先,通过在大明学习过的官员之口,向其他倭人官员讲透大明的政策。

等到明倭一体之后,便不存在倭人了。

到时候,便是真正的共荣时刻,不分彼此。

不过在此之前,倭人还需忍耐。

毕竟日本与大明是小妾与丈夫的关系。

如今丈夫正在御敌于外,做小妾的,怎么能拖夫君的后腿呢?

不过大明毕竟是天朝上邦,当然也给了少部分确实优秀的倭人以升迁途径。

虽然这个通道不算宽敞,但也是一条明路,令原本历史上的“明治男儿”们前赴后继。

具体来说,倭人在都护府中晋升到一定级别,就会外调。

要么来大明本部任职,要么去联合果品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