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你们懂的,我李某人北上苏北山东,那山东捻匪就是当年的青州黄巾,而我李某人也要将他们练为强军,保境安民。

苏南本富,与大明通商的人也多。

其中进步者不少,但保守地主也很多。

在他们眼中,大明的做派怎么看怎么都有昔日粤匪均田共妻的影子,故而也希望能出一个强人来保护自己。

不至于说能挡住大明那帮杀胚,至少也能有点筹码,能与之谈判,协商一二。

而很显然,李鸿章就是他们选择的强人。

因此听说李鸿章要建新军那是最好不过,捐银子的心思虽然没有,但准备点土产来劳军的心思还是有的。

11月末,苏州城外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苏锡常的大地主,以及徽南的商帮们带着美酒猪羊前来为淮军壮行。

无锡江阴大地主杨老太爷握着李鸿章的手,亲切地说道:“李公爷,你一定要去多抓一点刚波人来当兵啊!刚波人打架最凶了,和你们安徽人一样凶,我们都很放心!”

……

就这样,淮军铭字营,鼎字营,开字营,奇字营,松字营,共两万人,沿着大运河浩浩荡荡北上了。

顺带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大运河早就已经废弃。

历史上,即便是太平军阻碍,黄河改道泥沙淤积等现实因素存在,漕运海运之争也持续了好多年。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所谓的百万槽工衣食所系。

不过如今百万槽工都去北美开荒了,杨广赌上脑袋开凿的大运河也早已淤塞不堪,只能默默等待某一天“南水北调”这项新奇观的出世,而被当做东线的引水渠再次疏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