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鸿章建议,朝廷应当拨款在我大清各大要冲之所在建立电报站,以方便百官接受朝廷之询问,政令畅通,吏治清明。

不得不说,李鸿章的提议很有吸引力。

这电报可以用来通信全国,确实比枪炮更为要紧。

而且这修电报只需要拉线就行,远比修建铁路那样惊扰国家龙脉、百姓祖坟的社会影响要小。

这年头,老百姓自然是愚昧的。

也正是因为过于愚昧,所以什么电线辐射致癌的谣言也并不存在。

所以拉电报要比修铁路的阻力小得多。

历史上,中国自己的第一条电报线路也是李鸿章拉的。

1877年6月15日,当跨英吉利海峡海底电缆铺设27年后,跨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20年后,跨印度洋(从阿拉伯半岛到印度孟买)海底电缆铺设15年后,日本长崎至上海租界的海底电缆铺设6年后,大清李中堂终于在天津机器东局到直隶总督衙署之间搭设了一条电报线路,总长度16公里。

如果是社玩家,此时必然落泪,思潮的传播果然是我大中华地区永远的痛。

虽然起步比较晚,虽然被《申报》之流抨击为“奇淫巧技”,不过电报的战略价值显然很受清廷重视。

在1877年第一条电报线路建好之后,清政府罕见高效地在全国各省铺开,甚至连台湾也修通了电报。

这些都是未来大清完犊子后,各省督抚动不动就通电全国的物质基础。

这也从侧面说明,修电报确实没有什么难度,所需人力、财力,所面对的乡民阻挠都比较少。

可即便如此,清廷也根本拿不出银子来。

好在,又是李鸿章李爵爷公忠体国,义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