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防止沙俄获得远东不冻港,还是瓦解美利坚合众国,双方都不余遗力的合作着。

不愧是老牌搅屎棍,朱富贵怀疑,英国人很有可能此时就已经看出了美俄日后必为心腹大患的苗头。

除此之外,英国和大明在分裂日本这一点上,两国也有着共同利益。

英国已经正式将岛津、细川等家族纳入保护附庸,作为在远东的特别代理人。

而那些渡海而来的本州、四国的贵族,也被收编在了筑前等地,作为制衡明属倭都护府的力量。

……

总得来说,大明在日本的统治基础不算牢固,对上层残酷镇压,对下层进行怀柔的政策也似乎吃力不讨好。

用社的概念来说,就是占地之后,一边造核心,一边洗文化,也不给自制度,叛乱风险可想而知。

但三万多人的驻日明军可不是吃素的。

完全摧毁了日本传统工业基础之后,一个连锻造菜刀的钢铁都需要从大明进口的地区,并不能形成风浪。

大明的政策初期吃力不讨好,可经过阵痛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日本问题。

第一批在大明接受培训的倭人干部,如三岛、沙崎马、高杉晋作等人,已经带着新版小学教科书返回日本。

他们将在都护府推广明制的小学基础教育。

等到下一代念着大明课本的小学生成长起来,“日本”也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我大明乃日不落之帝国。

帝国全境无太阳之朝升夕落,自然没有日出之地,何来“日本”之说?

到时候,朱富贵肯定是要彻底弃用这个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