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分管新闻宣传和一般文艺的赵阿千,分管理论研究的夏志新,分管外交与藩务的冯仁军,分管宗教的伊井博人,分管的电影的殷狐。

夏志新要将天子说的话,做的事,形成理论,形成朗朗上口的政治口号,成书载册,且方便官员和百姓们学习理解。

比如这个“高利贷帝国主义”,便是夏志新收录在《欧罗巴诸国的发家史》这本书里面的天子之言。

这本书由夏志新主编,黄门令伊藤博文协助,朱富贵亲自把关,印刷出版之后,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学习,以它山之石来攻玉。

所谓“法国的高利贷帝国主义”,是指如今的法国国内产业已经出现衰败,工业空心化,但金融业却畸形繁荣的现象。

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生产领域;投资国外又远远多于投资国内。

这种非生产性的高利贷性质的资本输出,使法国每年收获巨额利息,又反过来加强了资本家们的腐朽寄生性。

巅峰时,法国的食利者阶层达200万人之多,连同他们的家属,竟占全国人口的18以上。

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提供优质的兵源,提供优质的产业工人。

所以法国从拿破仑时代的欧陆第一强权,一步步滑向人人可乳的法鸡,其实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朱富贵站在后世的上帝视角,自然能够抽丝剥茧准确把握到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对英国暂时忍让,而对法鸡重拳出击的原因之一。

不过法鸡架子比较空,但他们富得流油也是事实,在金钱的武装下,法军的战斗力目前还是可以的。

莫白忍不住怒道:“不说我们大明,单说那些华夏故土的穷苦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辈子从地里刨食,积累的盈余被贪官污吏和满清政府盘剥也就罢了,还要给那些脑满肠肥的法国资本家吸血,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莫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之前满清筹措辽饷还剩下百余万两的缺额,就是问法国人和英国人借的。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伯爵就能换几十万大明元,夏老哥,你觉得他们皇帝能换多少钱?”莫白忽然思维跳脱地问道。

“哈哈,我们的小白起还想杀上杜伊勒里宫去绑了拿三法酋不成?心气不错,但这也太离谱啦!”夏志新哈哈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