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5页

大量的依据清代史料,并且为了粉饰清军入关造成的汉族人口大减少的专家们提出明代人口只有六千余万。

说六千多万的,大抵就能把明朝人口减少数据对上,因为伪清顺治十七年的人口各省合计2100万余。之前明朝经过农民战争,再加南方抗清,死个三四千万说得过去。帽子也能扣在李自成、张献忠头上大半,与我大清军是无关的。

公公呐,就是不信。

为什么不信呐?

因为一件事,一帮人质疑扬州十日遇难军民八十万余人。说什么扬州城只能容纳一二十万人,怎么会被杀八十余万。

又说什么《扬州十日记》是从日本传回中国的史料,那么就是日本人的阴谋,伪书云云。

似乎,只要是跟日本沾了边的,但凡是不利于“我大清”的,统统都是假的。

凡事就怕个认真,公公觉得你大清要是肯真诚的保留史料,不乱修乱改,何以明代史书的大量与你清修明史有重大不同的史料都是在朝鲜、日本,越南这些地方发现呢。

但是,不信是没有说服理由的,所以公公自个就得去查真实的人口数据。

于是乎,公公看到扬州地方志中记着洪武元年扬州府县人口156万余,然后中间没有,最后是顺治年间扬州府县人口变成了50余万。

单看顺治年间扬州府县人口50余万,似乎也让人可以相信扬州被杀八十万余的事件有些假。

但是,中间的哪去了?

扬州在明朝可没经过战事,经两百余年太平发展下来,扬州府县人口又是怎么从156万不动,最后在伪清时期成了50余万呢。

公公觉得,两百余年的太平发展,扬州人口至少要翻上五倍有余,六七百万人口都算少的。

原因无它,扬州在明代的经济格局相当于后世的上海、重庆。

并且,没有饥饿!

富裕,富裕,富裕,是扬州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