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8页

那两人架着驸马爷下楼梯时,其中一人还抬头朝正高兴议论贵妃迁宫的杨、左等人看了一眼。

没了让人厌恶的醉驸马在,几位东林党人自是放开说话。

魏大中感慨道:“郑妃只要不赖在乾清宫,天塌下来都无妨了。”

杨涟连连点头:“是啊,当初听说郑妃和陛下同起居,我就担心有一天会祸起内宫,现在看来,孙公公和皇后娘娘有先见之明,他们是在为国家做一桩了不起的大事,是匡扶社稷的功臣啊。”

众人越说越高兴,如今摆在他们东林党人面前的两个大难题,或者说两座大山相继被移开,岂能不喜之若狂。

当下,几人便是连干了几碗喜酒。

不过,左光斗接着却说了一个喜忧参半的事。

喜的是东宫如今可以问政,随着皇帝病情的加重,用不了多久东林贤人们肯定会有出头之日。

忧的是,随着皇帝的病危以及平奴战事的不顺,朝廷眼下实际处于半瘫痪状态,东宫收拾起来谈何容易。

“这朝堂上的事不要紧,要紧的是辽东啊。陛下让殿下问政,我看就是把辽东这烂摊子扔给殿下,殿下要是做不好,恐怕事情还会有反复。”

左光斗言外之意众人都能明白,某种程度上,皇帝的确是在考较东宫的本事。

辽事,就是太子殿下的考卷啊。

“我等须得助殿下平了辽事,给陛下交一个满意的答卷,如此,才真正是高枕无忧啊。”魏大中赞同左光斗的意见。

汪文言沉吟片刻,告诉众人太子殿下回到东宫后,曾与王公公说起殿下嘱咐,其中最主要确是辽事。

“陛下意殿下可起用熊廷弼接替杨镐经略辽东,说此人有干材……”

汪文言话还没说完,就被杨涟打断了,他急道:“不行,熊廷弼是楚党,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