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页

这一次算是杜松正式启用,且接任山海关总兵一职,故杜松方有洗耻之说。

杜松这一路有保定总兵王宣部,原任总兵赵梦林、都司刘遇节、原任参将龚念遂等官兵二万余人。

按朝廷规章,各路兵马都要有监军之职。杨镐和蓟辽总督汪可受商量杜松路监军人选时,辽东巡抚周永春向他们举荐了一人。

此人便是分守辽海东宁道周铁心。

周永春的意见是这个周铁心常年在辽为官,熟悉辽事,并且去年曾在义州参与过皇帝亲军对建奴的战事,颇是有功。

“周某那次未得朝廷明令,亲军擅自行动,其后兵部不曾叙功,想来也是寒心,这次便着他任杜松部监军再立新功吧。”

杨镐赞同周永春的意见,倒不是他给这位新任辽抚多大面子,而是那周铁心也是其学生魏良臣向其保举之人。

魏在给老师的密信中言道,辽东官吏有数人可用,一是这个周铁心,二是那个宁前兵备道马祥德,三是义州的参将贺世义,四是金州的游击尚学礼与其子尚可进。

除此之外,便是杨镐原先的部将尚伯芝、王维栋等人。这些人现在都在往辽阳云集,随时听侯老恩主差遣。

另外,锦衣卫百户许显纯已至辽阳,正在杨镐帐中听命。原杨镐幕僚,现为皮岛总务官的蒋方印也正在大力整编皮岛驻军,调拨粮草随时供老恩主调遣。

人马粮草,武器辎重这一块,魏良臣在辽东皮岛和义州的部署都已向杨镐托出,另外还让京师的陈默给杨镐提供了十三万两白银以为军饷。

魏良臣本人亦从日本率军经朝鲜归国,做学生的为老师此次东山复起平辽已是竭尽所能了。

学生如此,做老师的自当有数,故对魏良臣所举之人,杨镐都是一一听从。

此次攻打建奴的具体方略,杨镐已经研究了足足两年有余。而早在两年多前,从地形这一块杨镐就已定下四路出兵的方略,这一点也得到了学生魏良臣的认同。

在魏良臣当年出使建州和其后密派细作绘制的地形图上,黑图阿拉周围百十里都是高山深谷,一路上更因为辽东特有的岩石质地,导致沿途碎石满地,根本没有合兵一处滚动前进的可能,因此只能分兵合击。

在密信中魏良臣反复对杨镐提及萨尔浒这一地名,希望杨镐在拟定分兵合击时能将两路兵马的汇集地定在萨尔浒,而非是黑图阿拉。

并且希望杨镐能够在出兵日期上给各部留下一些空余时间,或提前出发,或延后出发,并在各部之间建立一条快速有效的讯道,以保持各部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