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2页

一来魏良臣在日本做的不错,成船的银子往大内孝敬,使得万历再不用为没私房钱发愁。

二来,魏良臣顶着的是太监名义,他监得军,却做不得大军统帅。单朝堂这一关便过不去。

贵妃见不行,眉眼一转:“那陛下找一人就是。”

“找谁呢?”

万历皱眉在心中盘算,如今朝中还有什么人可去平建奴。正想着,耳畔却听贵妃道:“不是有个叫杨镐的么?”

万历听后,盯着贵妃细细打量,半晌问了句:“你收了杨镐多少银子?”

“陛下真是冤枉臣妾了,臣妾哪里有收杨镐的银子,”贵妃赶紧辩解,“只是这杨镐却是堪用,当辽东巡抚那阵不就是为朝廷灭了个蒙古人的部落么。”

“有这事。”

万历不禁琢磨起先前杨嗣昌上书所言,如今贵妃也说杨镐可用,是不是重新启用他?

贵妃见丈夫动心,想到那小子的交待,便不失时机的道:“陛下,听说杨镐是小魏的老师,小魏的表字就是杨镐给取的。”

“噢,有这事?取的什么表字?”万历诧异,他可不知道此事。

“好像,好像是叫什么大清吧。”贵妃道。

万历“嗯”了一声,锦衣卫密插在魏良臣身边的人曾经上过密奏,说杨镐和魏良臣在辽东时过往甚密,且魏良臣的皇军之中有杨镐的旧部。去年魏良臣在辽东和建州的两白旗交战时,就有杨镐旧部尚伯芝领军。

这些,万历并不在意。

可现在将这些结合起来,似乎那杨镐好像命中注定般要替他这皇帝再平辽事。

贵妃娘娘的一句话让万历终是下定了决心启用杨镐,贵妃娘娘说的是既然这杨镐是魏良臣的老师,那老师领军出征平奴,做学生的是不是要出些军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