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页

根据魏公公指示精神,大本营微调了作战方案,从第三、第四两个联队各调一个大队官兵担负“阻敌”任务。

阻之敌便是有可能从鹤丸城方向驰援李旦的萨摩军队。

战役爆发之前,直属于李旦的海船就已发现联合舰队的先头部队,但对方并没有上前接触,而是掉头回去。

前线指挥官沈有容判断那几条海船很有可能是回千岁峡通风报信,为避免李旦收到消息提前准备,增添皇军进攻之不利和伤亡,沈有容当即立断不再等侯后续部队赶到,提前向千岁峡发起进攻。

这个决定得到了近卫师团第四联队联队长山本幸二的支持,当他将决定通报官兵时,第四联队上下爆发出欢呼声,斗志十分的昂扬。

原因便是第四联队拥有大量日籍官兵,中队长以上的军官更是占了四成。这一次皇军征日对这些日籍官兵的意义更为重大,胜负将决定他们是以何种面貌回到故乡!

是懦夫,还是英雄,全在此战!

“升帆,最大速度!”

在沈有容的指挥下,由65艘大小战船组成的联合舰队先头部队紧随日军海船之后,于二十三日凌晨突入千岁峡。

明军船只的突入让海上的日军船只大为惊惶,他们还未发出警报,明军船只就开始了进攻。

沈有容旗令诸船不得放炮,而是加快速度向敌方船只靠去,通过掷投手雷及使用“火龙出海”等火器焚烧敌方船只。

如此战术便是因为海上炮击命中率太低,且己方战船数量不占优势,因而火攻搅乱敌军是最有效的制敌办法。

与此同时,随先头部队出发的第四联队在联队长山本幸二的指挥下,士兵手持火铳近距离铳射敌方船只人员,并向日军船只发射大量火箭。

一时之间,海上火光大起,硝烟弥漫。

日军仓促迎敌,难以聚集船只,很快就被沈有容部突破切断。

明军的主力战船福船相较日军的战船明显船体更大,船身更高,因而各福船指挥官利用船大船高的优势,强行撞击日军船只,并居高临下将大量的火药投掷到敌方船只之上,以此手段接连焚毁敌船三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