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页

魏公公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十分高兴的批示道:炎昭同志不但是皇帝亲军杰出的将领,更是大明皇帝陛下最好的战士。

大本营在台北卫设立的皇军功勋馆中有一幅题词——“向李炎昭同志学习!”

这幅题词就是魏公公的亲笔。

据说,《皇明日报》总编黄尊素私下曾问过魏公公,将来何人能继承公公之伟大事业时,公公脱口便道当然是李炎昭了。这个同志的思想理论工作很是扎实,头脑也很开阔,懂得活学活用,更关键的是他很年轻,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将来咱家要是真的退休了,皇军交给他咱是放心的。

近卫师团去年下半年曾进行过一次思想整顿,这一次思想整顿便是以李炎昭提出的“三学一做”为基础。

如此一个大红人,自是执行“菊字一号”任务的最佳人选。半数官兵都是魏公公家乡子弟的第六步兵联队也是值得信任的。

“八二模式”是魏公公第一次提出。

即对日作战,战利品之缴获一律留二成用于赏赐远征将士,以鼓励皇军官兵以更加勇武的姿态向日本本土进军。

上交之八成便是公公在密揭中所提“数船运不尽”。

强烈的道德和使命感不允许魏公公中饱私囊,克扣给皇爷的孝敬,所以,他让魏老九准备一艘福船,专门装运有破损和残缺的金子、银子甚至铜子。

“确保钱币在流通领域的完整,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是我们每一个帝国公仆都应该做到的事。”

魏公公如此强调。

“菊字一号”任务很快就由第六步兵联队开展,官兵们仔细搜查日军驻防过的地区,小到茅厕的夹层也要掀开看一看,以确保不遗漏一文钱。

战死日军的尸体也被挨个检查,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官兵们还打捞飘浮在海上的日尸,将尸体上的金银之物取下。

金银铜铁、丝绸布匹、粮食武器,只要是能够为皇军所用,并产生经济价值的物件都被官兵们搜罗一空。

甚至桦山久高等日军将领生前所穿的衣服,使用过的器具也被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