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页

不仅是承认义州这边发生的事件是正义且正确的,还在官方层面上质疑了巡抚和总督对建州称国的定性。

后果,怕是他们的乌纱帽都有可能保不住。

于魏公公而言,三道奏疏一旦呈递,短期内,他就不会再受到来自蓟辽总督和辽东巡抚的压力。

甚至,这三道奏疏递上去后,很有可能会改变现在督抚方面所采取的息事宁人的“绥靖”政策,也将使朝堂上的风向为之改变。

这一点对魏公公是十分重要的,偏偏以他的身份难以走外朝途径去做一些争取,因此得知马、周二人的到来,他老人家真是眼前一亮。

签还是不签?

马守备和周分守内心十分煎熬。

魏公公给人留下了考虑时间,他不强迫人上梁山。他要的是情投意合,而不是死皮乞脸。

熊本大木再次发挥了他的作用。

“你们滴,快快滴签了,签了朋友滴,套莫他季滴,明白!不签,死啦死啦滴,体面大大滴没有!”

长刀拍在桌上的声音震得马、周二位大人小心脏直扑通。

这哪是让人考虑啊,分明就是拿刀架脖子。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不签,魏太监也不敢真杀了他们,但架不住魏太监一道奏疏告御状啊!

人证物证被魏太监弄出一大堆来,还有实景描绘,你说皇帝是听他们的还是听魏太监的。

一道圣旨下来,总督大人和巡抚大人又哪里保得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