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页

这两年东林党人上书要皇帝给瑞王选婚的奏疏可是从来不绝的,原因无它,一个成年的亲王仍在宫中,于东宫而言不是好事。他们可是生怕前门走了福王狼,后门进个瑞王虎的。

可这事,周端妃也罢,朝臣们也罢,都是误会了万历。

万历哪会真的不管儿子的婚事,实是这个儿子有点特殊。派在瑞王身边的女官们可是偷偷给贵妃娘娘回过话的,说是王爷好佛,不近女色。

这是委婉的话,往深里想,可能就是小王爷不能人事了。

自个的儿子,又是大明的亲王,却不能人事,你说做老子的心里能好受?面子上挂得住?

因此,万历在派发这个三万两红包的同时,已是打定主意今年一定要给常浩选婚,哪怕王妃是个摆设,也是个象征不是。

真就没有子嗣也打紧,将来总由他的哥哥给其过继个宗室为后,不绝香火就好。

这三万两红包其实也是顺手人情的事,压根不是万历自个掏的钱,而是年前打魏良臣那“勒索”过来的。

倒真应了崽卖爷田不心疼这话。

朱常浩这小子其实也精,他知道皇位这一块有太子大哥在,太子大哥不在也有福王二哥在,怎么也轮不到他。

因而,便想方设法的给自己弄些积蓄,这样等就藩之后才能日子过的滋润。毕竟,礼佛也要花钱不是。

这几年,朱常浩前前后后从老子那里也弄了十多万两银子,比起他那个靠借高利过日子的大哥太子来,日子别提多潇洒了。

当然,比起已经就藩在洛阳的二哥福王来,朱常浩就又有点寒碜了。

奈何,比不了,谁让人二哥是贵妃娘娘的儿子呢。贵妃娘娘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可比皇后娘娘重的多。

瑞王朱常浩偷偷抬眼瞄了下和父皇端坐在一起的皇后娘娘,发现这位嫡母大过年的脸上也不见喜庆,而是冷冰冰的,联想到宫中有关坤宁宫每年都有死人名额的传说,心里不由打了个突。

再扫了眼一脸忠厚,却是肥头大耳,胖乎乎的跟头猪一样,相貌和长材明显形成强烈反差的太子哥哥,朱常浩忍不住有些妒忌。但很快当弟弟的就调整了心态,他乃礼佛之人,怎能有这俗世间的名利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