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页

“噢,对了,这些是给诸位的,诸位麾下的儿郎咱家另备着呢,不多,一人五两。”公公轻摆右手,有亲卫立时捧上一木盘,盘中堆着厚厚一叠南都某钱庄的钱票。按浙军此次报出的官兵名额5000余人计,足有三万两。

这出手代价不凡,现下各地官兵俸禄差次不齐,九边精锐拿的高些,一年能有二十多两,内地沿海各卫所则只有七八两,故而卫所官兵多做其它交易,或替上官种地,或替人为奴,或出海打渔,或走私贩货,或在家做些小手艺贴补,不然这一家老小吃用就成难题。

魏公公给出一人五两的见面礼,便相当于给了这些官兵大半年的“工资”,任谁听了都得翘个大拇指,赞上一声好公公!

“使不得,如何能叫魏公公破费呢!”

施德政哪能收这钱,魏太监手段太直白了,摆明了是拿钱收买浙兵的军心,这钱真收了下去,他浙兵上下不等于当场就叫魏太监买了去么。

“哎,不是咱家破费,咱家这是替皇爷赏的官兵!”魏公公正色说道。

对方搬出了皇帝,这叫施德政他们不敢不收这钱。虽明知当今皇帝是个抠门小气的主,可谁敢在这当口说出来?

“那末将就代儿郎们谢过公公,谢过陛下了……张大斗,将东西收下。”施德政吩咐一声,一个身着百户服的矮胖子忙带人上前搬东西。

魏公公看了眼那矮胖子,觉得甚是眼熟,似乎在哪见过。过一会,方才想起这矮胖子不就是上次武科会试在茶棚见过的那个么。

上届武科,公公可是印象深刻,因为该届武科会试除了出了一个五彪许显纯外,余应中武举126人尽皆阵亡于辽左。有殉国于萨尔浒的,有殉国于浑河的,个个都是响当当的汉家好汉子!

结合历史,这个叫张大斗的百户必将在七年后的浑河之战中出场,从而与公公方才所见的浙军左前二营一同殉国于东北大地。

当然,有魏公公在,这种事断然就不能再发生了。

“这位是?”

公公有些疑惑的看了眼站在施德政边上,又似乎刻意与一众武将保持距离,身穿绣有麒麟补服的文官。

施德政忙道:“此是宁波知府吴克业大人,奉中丞之命为我浙军督办粮草。”

人太监提到自己了,吴克业也不能再端着架子,遂上前道:“宁波府见过魏公公。”他只略微欠了欠身,算是给面前这个小太监一些基本尊重,此举让魏公公身后的部下们顿时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