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页

非我族类,其心总异。

可杨镐那家伙上任之后不思想着收回六堡,削弱建州势力,反而专事炒花部落,请调了麻贵帮他征战。

诚然,河东奴,河西虏,虏、奴于朝廷而言都是祸害,但轻重缓急,杨镐就有点拎不清了。

皇爷恼杨镐主次不分,心中有了不满。给事中麻僖、御史杨鹤上书弹劾杨镐轻启兵端,杨镐上书辩解请辞,皇爷就给他来了不管不问。

这态度自是分明了,杨镐也是有眼力之人,知道自个肯定惹皇帝不高兴了,索性挂印走人罢。

前脚刚走,后脚那沈涛就上任了。

张涛这人不是皇爷想用的,此人是清流出身,入仕以来一直在科道打转,未有过实任官的经验。辽东乃九边重镇,军情一日万变,地方错综复杂,岂是一清流官能抚任的。可是这张涛乃是首辅叶向高极力推荐人选,且其虽然是清流出身,但却是湖广人,和楚党相近。

因而,本着权术平衡之意,皇爷便首肯了,只要这张涛不出错,皇爷便当他有功。待过上一两年,还是要择一熟悉辽东的官员前往接任。

那个熊廷弼就很不错。

皇爷属意此人,资历虽浅,但胜在敢做敢为,在辽地几年,杜绝送礼,核查军情,审查大将小吏,绝不姑息养奸,辽地的风尚、纲纪为之大振,是个难得的吏员。不说这些,便冲他敢弹劾李成梁一事,皇爷就当用他。

简在帝心,自是官运亨通。

熊廷弼归京之后,皇爷就授意都察院改其为南畿督学,此职乃显望之职,有此职过渡,再任地方抚员,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熊廷弼也不负皇爷期望,上任之后纪律严明,很有声望。然却生出一意外之事来,当年乡试,一生员舞弊且与上官争执,闹到熊廷弼跟前,惹着这熊蛮子火大,竟然叫人将这生员棒打致死。

这可是捅了大篓子了,巡按御史荆养智立即上书攻击熊廷弼。熊廷弼不甘示弱,也上书攻击荆养智。

这二人一个是楚党,一个是昆党。

结果呢,养智递上奏章弃职而去,廷弼也因听候核查回家乡去了。

东林为之欢舞,荆某罢了,那江夏熊蛮子可是楚党大大的干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