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页

杨镐可是个直爽性子的人,虽是进士出身,但和那飞虎军统领张虎一样,却是更像武人而不像文臣(太监)。

杨镐不曾多问魏良臣如何从两殿舍人变成了宫中太监,转身吩咐朝蒋方印、王维栋等人看了眼:“你们都见过我这好学生吧。”

“魏公公!”

蒋方印躬身施了一礼,其余杨镐随从也皆是行礼,独那王维栋一脸古怪的看着魏良臣,嘟囔道:“俺是称你为舍人呢,还是叫你是甚鸟公公呢?”

“维栋不可胡言。”杨镐轻声斥道。

魏良臣却哈哈一笑,道:“无妨,咱就是个鸟公公,嗯,准确来说咱是个没鸟的公公。”

“好,那俺就叫你声公公。”

王维栋闷声向前,仔细打量着魏良臣,“俺在辽东混不下去,听蒋先生说你在南边混得风生水起,手下练了支兵,缺带兵的人,俺想着俺一身武艺不能慌了,就跟着蒋先生一起来了,你瞅俺不错的话,就用了俺,要说俺不行,俺就回家种地去了。”

第1003章 养虎才能为患

王维栋这人和被奴尔哈赤列名“七大恨”的尚伯芝一样,都是打过援朝抗倭之役的,有实际参战经验,而且和尚伯芝都是杨镐的亲信,这种人魏良臣肯定是要的。

他猜测杨镐能够亲自来通州,想必也是希望自己这里能够收留他的旧部吧。毕竟他杨经略不是光杆一人,在朝在辽东近二十年,手下不可能没有一帮班底。

如今再次失势,这些旧部去处便关系他杨镐将来能否东山再起了。倘若不闻不问,以后又有哪个愿意听他杨镐号令调遣呢,称他一声老经略呢。

相对于李家在辽东的经营,杨镐显然是横插一杠,李成梁虽已归京,但李家仍牢牢把控着辽东都司,这从杨镐用兵土蛮只能向朝廷上书调麻贵来辽东,而不是和李成梁诸子合作便能看出。

他杨镐哪怕贵为辽东巡抚,也依旧指挥不动李家。先前杨镐倒是和李成梁五子李如梅相处甚欢,且十分看重李如梅,向朝廷保他辽东总兵,希望能借此和李家修复关系。可惜去年李如梅因病去世,让杨镐的努力化为乌有。

想到李如梅的死,魏良臣也是遗憾。

这位李成梁五子不比其长兄李如松差,也是赫赫有名的猛将,神射之技,不下汉李广。如果不是早病而死,七年后的萨尔浒之战明军也不会败的那么惨,至少不可能让李如柏这个废物独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