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页

可以预见,在没有任何战场经验的情况下,便是武装到位,家乡子弟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定然是惨不忍睹的。

这当中如果非说有人能够适应下来,可能除了杀猪的屠夫不会再有别人了。

军队,是有传承的。

这个传承就是老带新。

魏公公手下除了降倭,压根就没有老兵,谈何带新。

而降倭是不能打散的,总共就这么几百号人,打散了编,根本发挥不出作用。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可以说,真打起来了,只要死了一个人,甚至只是见了血,魏公公的肃宁子弟兵可能就会崩溃。

曾国藩的湘军可不是一开始就能打,能扛的。起初,也是崩溃无数次。

教训摆在眼面前,魏公公如何能不借鉴。

曾剃头能跳河,他可不想跳海。

所以,只能以降倭为主力,以子弟兵为辅助,通过一场又一场小规模,烈度不高的战斗来一步步使新兵们适应战场,最终转变为精锐主力。

这个过程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的时间。

……

今天的校阅,是象征,也是表态。

是充分表现他魏公公对于家乡子弟重视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