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页

要说恰当,从舍人变太监,好比民间表亲做亲——亲上加亲了。

祖承训没兴趣,也不想管这小太监弄些降倭是做卫队还是做什么,他现在只想把人赶紧送走。

便是这些降倭出了什么事,也是杨镐的事情,他祖副总兵只不过是领巡抚衙门公文做事而矣。

良臣也不想在山海关多呆,他时间紧,任务重,真是一天也没法多呆。

一边让陈默和关门这边办理交接手续,一边则让小田张罗饭食。

降倭们从沈阳中卫一路押解过来,一个个看着都是筋疲力尽的样子。

交接时有些麻烦,因为魏良臣是内官监监丞,本身只有监丞印和腰牌,不具备接收降倭的主体资格。

因而,在请示良臣以后,陈默在交接单上落的款是武骧右卫后营旗军。

后营旗军的印牌是一概没有的,好在那押解降倭过来的游击得过蒋方印的嘱咐,祖承训这里也是一路绿灯,请魏公公签字画押算是勉强把手续给办了。

热腾腾的米饭端出去,虽然没什么菜肉,但降倭们一个个吃的都很香。

狼吞虎咽的,如同多少天没吃过饱饭般。

不少降倭吃米饭的时候,都把眼泪吃出来了。

小田和真田了解了下情况,过来跟天使公公说了同伴的苦。

降倭们是苦,虽然杨镐卖便宜学生面子,将人安置在沈阳中卫靖西营中。

可是,不管是驻防明军还是当地百姓,都对这些降倭嗤之以鼻,十分看不起。

他们习惯性的称呼这些倭人为“倭奴”,靖西营的将领也只将这些降倭当贱役使唤,不是喝去种地,就是拉去伐木,反正变着法子把这些降倭当免费奴隶使唤。

这也是辽东数千降倭十年来的一贯待遇,碰上些亲友战死在朝鲜的军官,降倭的日子更是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