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页

这一切,只因为,肃宁县已二十多年没有出过举人了!

在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一个举人对于一个穷县,意义太重要,太重要了。

曾几何时,潘小郎君是魏良臣只能仰望的存在,是一个他被羞辱之后发誓要与其做道友的存在。

如今,这个人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良臣面前,不能不让他万分感慨。

当初,他和吴秀芝那个小娘皮说过,要和潘学忠做同道中人。现在,却是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了——成了“公公”的良臣,拿什么和人家潘小郎君做道友呢。

要还是魏舍人,或许能和潘兄一起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畅饮江湖,进而合家交好,有机可乘。

魏公公?

只怕连门都进不去。

良臣心里有点酸,吴秀芝毕竟是自己小时候就幻想的对象,虽然知道她和潘学忠有婚约,但当这门婚事终于要成真,心里难免还是有些不好受的。

问世间,有什么女子能比得上老师家的女儿更让人动心?

问世间,又有什么比看着老师家的女儿出嫁更让人伤心。

小娘皮要做新娘,新郎却不是他。

良臣暗自神伤,脑海中不禁浮出那日与吴秀芝同乘一车回乡的点点滴滴,想着那黑夜之中小娘皮身下传来的流水声,思绪顿时万千。想着想着,要和潘小郎君打招呼认老乡的念头也是烟消云散。

道友做不成,老乡也没的做。

无利不起早,魏公公不想自讨没趣,或者说不想自寻烦恼。

天高任鸟飞,小娘皮这条道既然没法走,索性就让人家去走好了。总是把别人的道走了,实在是过于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