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面子,他这皇帝还是要的,所以当然不能明目张胆的说去抢劫了。可是,太监们也不能赤手空拳去替他这大明皇帝广散恩德吧?

必要的武装还是要给的,兵杖局和南镇军械有的是,存着生锈倒不如拨出去。这些都是他皇帝的私产,不归外朝问。给多少,还不是他这做皇帝的一句话。海船也好办,福建水师,广东水师那里有的是。援朝之役才过十几年,当年为了打赢日本国水军,可是造了不少战船的。

至于这些武装太监会不会剌激外朝,万历压根不放在心里。各地矿监税使手里哪个没有私兵,就被他召回的高淮养了一千多虎狼之师,还背着自己带兵潜到京师,把外朝吓的哇哇叫,他这做皇帝的却是没当回事,反而高兴着,事后还替高淮背了锅。

为啥?

因为朕不喜欢外朝!

小家伙说的真是扎朕的心啊,朕这皇帝令不出乾清宫,想要弄点钱都只能指望内廷的家生子们,等朕百年之后,朕这皇帝的名声也不知有多臭呢。

趁着现在朕还能动弹,不如看看往海外派人有多少收益,若收益不错,便停了矿监税使,免得他们老说朕与民争利。

大海航行靠舵手。

蛇无头不行,魏良臣在关门军变的表现让万历甚是赞赏,在建州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替天子斩城隍更是神来之笔,又难得对海外利益看得这么透彻,朕不用他用谁?

主意打定,只要魏良臣肯切,万历立即就能赏他个少监,历练两年,升随堂,外派镇守,然后晋秉笔,将来,就是叫你做掌印都不是事。

本朝历来出大珰,做太监,同样可以青史留名。

光宗耀祖更是不在话下,就殿内那张诚,出宫之后可不就是内阁大学士的待遇么。

良臣啊,朕不是非逼着你这样做,朕是真的看好你,欣赏你,难得你这么对我和贵妃娘娘的脾气,不如就进宫永奉左右,来一段君臣佳话,岂不美滋滋?

万历深情款款,一脸好心掩饰不住。

那模样,看在良臣眼里,下意识的就想到了什么叫得意的笑。

陛下,你怎么能这样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