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

这他娘的才叫斩草除根。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觉罗家比谁都明白。

得亏人类进步了,两百多年后,大总统没有让觉罗家的人也报备一下。

每每想到此处,良臣真是痛心疾首。

生平最恨之事不是满鞑子在明末及至此后对汉人造下的罪孽,而是武昌城头那一声枪响后,袁大头竟然给觉罗家来了个退位善待。

中国人讲困果循环,善恶有报。

袁大头,非窃国大盗,实乃国之大贼,民族之罪人!

不过,天道昭昭,跳梁小丑,犹不自觉,总有霹雳,施展菩萨心肠。

“殿下!”

良臣深深的给朱常洵鞠了一躬,行了顿首礼。

这是大明官场下级见上级的礼仪,动不动就下跪的,大明朝没这规矩。只有见皇帝才五拜三叩首,但必须是正式场合,如官员三年一次的入就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其它场合,只需顿首便行。

朱常洵朝那几个侍卫摆了摆手,侍卫们忙躬身退下,然后一脸奇怪的看着魏良臣,问道:“你不是宫里的?”

宫里小太监见着福王殿下可不行顿首礼,而是立时驻立低头不语,若福王发话方才能上前作答。管事太监能上前行礼,因为他们是有品级的,某种程度上就是官,只不过管辖的是宫里人而矣。

很多外放的镇守太监和当地的督抚都是平起平坐的,如南京镇守太监见了国公、侯爷都不须作礼,反而对方要对他礼敬。原因在于这些镇守太监乃是钦差,是代皇帝镇守。

魏良臣给朱常洵行礼,朱常洵自是明白对方不是宫里人了。

“回殿下话,下官乃是文华殿舍人魏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