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而朝鲜方面,因为漆川梁海战水军被日军伏击全军覆没,根本没有军力配合明军作战,只召集了一千多朝鲜兵帮助守卫南原城。

双方兵力的巨大悬殊,注定明军不可能打赢,但是杨元在收到日军大举来攻的情报后,没有率部撤离南原,而是立即加强防御,组织人力在城外挖掘了一条护城河,并将仅有的三门大炮安置在了城门上方。

南原城建于平原之上,没有任何地利可以利用,只有困守孤城死战。

战事很快就打响,面对坚守的明军,日军在小西行长的指挥下开始攻城。他们用火绳枪攻击守军,明军则同样用大炮和火铳反击。

杨元所部是骑兵,守城战使得骑兵优势无法发挥,从一开始,就陷入劣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原城守军不断阵亡,士气逐渐低落。

杨元果断派人向全州守将陈愚衷求救,但陈愚衷却按兵不动,然后率部直接逃走。

内无守兵,外无援军,南原成了绝地。

第四天,日军填埋了护城河,并使用攻城梯攻上了城墙。

杨元见大势已去,决定带着余下的明、朝军队突围。

但朝鲜方面拒绝突围,杨元便杀出南门,向汉阳方向逃去,随后日军攻进城中屠城。

最终,杨元杀出重围,三千五百兵只剩四十三人。

内中,就有王维栋。

当时他一路护卫杨元死战,身中数创仍咬牙坚持,用杨镐的话说,真真正正从死人堆里爬出。

南原之战后,日军长驱直入,攻破全州,威胁汉阳。明军统帅麻贵被迫将各地守军召集到汉阳,这种局势直到后来稷山之战爆发后才得到转机。

浑身是血的杨元逃回来后,麻贵亲自接见了他,并对他说了一句话:“南原之败,非战之罪”。

然而,与此同时,麻贵在给兵部的文书中却建议兵部按军法将杨元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