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页

来自钦差的问侯,来自北京的问侯,来自皇帝的问侯,让这辈子能见过的最大官就是知县的百姓们兴奋起来。

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热泪盈眶:这么好的官,这么年轻有为的官,当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魏良臣从马上翻身而下,不顾沈炼等人的劝阻,执意走到百姓当中,亲切的一一问侯。

一句又一句简单而又有效果的亲切语言不间断的从良臣嘴里冒出,但是,自始至终,他都在谦虚的对乡亲们强调——他是代天子来看望大家的。

“这个场景回头一定要记在小像传里。”百忙之中,魏良臣不忘抽空低声吩咐满面容笑,陪他慰问在一线的蒋方印。

蒋方印,正是《魏舍人小像传》的作者,而这本书,现在还没有出炉。准确的说,知道前方百姓正在为魏舍人修建生祠后,无师自通的蒋方印连夜敲开了魏舍人的房门,然后和他仔细探讨了一下编著《魏舍人小像传》的可能。

魏良臣被蒋方印的想法惊住了,几乎在瞬间,他生出知己之感,恨不能与对方斩鸡头喝黄酒结为异姓兄弟。

但是因为考虑到这位蒋举人年纪有点大,夫人必然上了岁数,所以反复思量之后,魏舍人决定还是不吃饺子了。

不过,他狠狠肯定了蒋方印要为他出书列传的想法,并且表示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将这本书刊行天下,务必使天下官绅知道一点,就是只要当官肯为民做主,他就一定能活在百姓心中。

“舍人放心,我心中已然定稿矣!”蒋方印一脸“我办事,你放心”的模样,让魏良臣很是放心。

《魏舍人小像传》这本书的出炉,是魏良臣非常重视的事情,能不能将他斩城隍、立生祠的事迹传播天下,这本书至关重要。

咦!

正亲切的和一位白发老人交谈的魏良臣突然注意到,人群当中有几位小嫂子模样可人,不由想上前为她们献诗一首。

但为官之人,岂能如此放浪!

魏舍人痛心的从小嫂子们面前走过,今天真是好日子啊,这么好的天气,真是适合召开妇女大会的……噢,不对,是适合一心为民、一心为国的魏舍人闪亮登场的好日子。

“钦差大人,前面就是您的生祠了!”里正巴巴的看着魏舍人一步步向他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