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郑铎将部下和降倭带到路边,无视附近百姓异样目光,静静等侯着。山本朝众降倭喊了一声,然后众降倭便齐致坐到地上,将武器放在腿边,丝毫不在意屁股底下的凉气。

郑铎虽是朝鲜人,但其母在朝鲜是奴隶,又是弑父逃来明朝,因而对曾经入侵朝鲜的降倭们,倒是没有多少恨意。真要有的话,也不会收容大岛在手下,又向魏良臣提议利用这些降倭了。

校场重地,自是不许外人擅入。

魏良臣一行突然过来,守门的军士肯定要将他们拦下。

不过守卒还算是有眼力的,见为首少年人绿袍子,后面跟着两飞鱼服,知道来的是官,故而倒不敢大声叫喝,而是上前询问身份。

“此乃钦差协办钱粮欠款副使、文华殿中书舍人魏大人,速叫你们守备过来。”说话的是李永贞,他是太监,声音有些尖利,听得守门军士一愣一愣的,不敢耽搁,忙进去通传去了。

钦差副使是李永贞给魏良臣贴的金,细较起来,他这副使的名字只出现过在兵部发往辽东都司的公文上,其它能够代表钦差的身份,那是一样都没有的。甚至于,他魏良臣能来辽东,得益于的也不过是万历的一句口谕。

口谕这东西是拿不上台面的,并且,万历是一个喜欢食言自肥的陛下。

好在,李永贞是内廷中人,田刚和李维两个是锦衣卫的,这才让魏良臣这个杂流小臣能活跃到现在。还让他在魏家岭关捞了一票,牛安堡那里又装神弄鬼刷了个声望副本。没这些,他魏良臣就是把副本刷上天,也没个鸟用。

不谈其它,就郑铎这些飞虎兵,还有外面那众降倭,人家跟着的不是魏良臣本人,而是他身上那套官服。

别说,魏良臣的官名文华殿舍人也很能迷惑人。

辽东不是京师,文官可能知道,但武官和百姓对于文华殿三字的认知恐怕就一头雾水,能联想到的也就是皇宫了。文华殿大学士,那可是内阁辅臣的存在。

所以,文华殿舍人这个官名往外一报,对于不知内情的人而言,那就是高大上的存在,板上钉钉的天子近臣。

比如沈炼,他其实也不知道魏良臣这个舍人到底是什么官,但明白一点,那就是这小魏舍人是京里来的。

京里来的,五爷看重,亲自下令,有这些,沈炼就得把活干好,把魏良臣好生伺候着了。

守卫入校场通报时,胡三炮正准备下令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