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难度实在太大,涉及到御马监的根本了。

御马监是内廷的兵部,不仅统带腾骧四卫及勇士营,更掌京营提督监军之责,是二十四监中唯一的军事衙门。

此衙门在内廷地位之重,特定时候甚至可以抗衡司礼监,而内廷派到各地的监军太监基本上都是由御马监选拨。可以说,至少一半的监军太监和镇守太监都是出自御马监。

纵观有明一代,出身御马监的大珰不比提督东厂的厂公弱,如天顺年间的曹吉祥、成化年间的汪直,梁芳,正德年间的张永、谷大用,包括后来崇祯朝的高起潜。

枪杆子出政权,同样出大佬。

御马监,就是个出大佬的地方。

而此监下辖的腾骧四卫和勇士营更是亲军中的亲军,张虎的飞虎军想要加入,难于登天。

腾骧四卫的主要职责便是“更番上直”,即宿卫皇城。

这支禁兵国初时称“羽林三千户所”,后来,以三千户所为基础,充实京军各卫养马军士及原神武前卫官军,组编成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统称“四卫”。

景泰及成化时,京军三大营改编为团营制。腾骧四卫的勇士和精壮的旗军被抽调,另外组建勇士营和四卫营,在四卫指挥使中挑选坐营官。两营在弘治、正德时多达四万余人,后经多次整顿,定额为六千五百余人。

然而,不管二百多年下来,腾骧四卫的编制发生过多少变化,始终不变的是,这支禁军一直是由御马监统领,外朝根本插不上手。

如果说腾骧四卫是皇城侍卫军队,那么勇士营则是禁军中的特种兵。

勇士营是永乐时期建立的一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两千人,但营中所有人员都是孤身从蒙古逃回的汉人青年,身体素质自不用说,打起仗来更是一顶一的牛。

年轻时候的英宗朱祁镇很有雄心壮志,梦想超越太爷爷永乐皇帝,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伟业。所以当王振一撺掇,便牛气哄哄的亲征了,最后却以全军覆没、本人被俘的结局收场,这就是让明朝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变”。

而当三十多万军队被人家几千人打得溃不成军时,唯一一支完整保留建制,没有被蒙古人打散,而且杀退当面敌人,全身而退的便是这支勇士营。

其后,勇士营更是参加了于谦组织的“北京保卫战”,成为守城军队的主力与核心,可惜事情结束后,文官主导的兵部认为勇士营不是大明朝的正规军队,只是禁中归太监领导的兵马,便不加重视,将其继续发落回御马监,各项待遇也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