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就算他敢,恐怕这九边的大头款也不是他这个只有千余税兵的矿监税使能吃得动的。

在辽东,真正的第一人可不是高淮,而是那位李大帅。

李成梁这个坐镇辽东几十年的巨头,能容忍一个阉寺扣他的军饷?

如果确有其事,良臣的判断则是,李成梁将这些军饷克扣了下来,然后分给了高淮一些,用意恐怕一为交好,二为合作。

毕竟,高淮这个辽东矿监税使,还有一层身份——钦差。

李成梁不想让皇帝知道一些事,必然就要买通高淮这个钦差。

这年头,身居高位者,没一个屁股是干净的。休说李成梁这个大军头了,内阁首辅叶向高也不是个干净人。

现在,这二人之间可能产生了利益冲突,要么高淮觉得翅膀硬了,想绕开李成梁弄得更多,亦或李成梁觉得高淮坐的太大,威胁到了他的地位和权力。

反正,矛盾是不可调和了,所以关门发生军变。军变一起,高淮想不死都难。

就算皇帝依旧如从前一样包庇高淮,克扣军饷这条罪名抛出来,高淮也是在劫难逃了。

无论事实真相是如何,只要万历真的为了平息军变,而罢除革杀高淮,那么良臣手中拿的这张诉状,就一定会成为高淮的罪证、铁证,进而被引入史料。后人在研究万历年间矿监税使时,也一定会将此当成矿监税使的罪恶,进而抨击万历这个“主谋者”。

很遗憾,魏良臣是个比较叛逆的吊丝,所以,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同。

……

高淮是太监,没法抢女人,要不然就是抢钱抢粮抢女人了。

魏良臣笑吟吟的看着一众关门文武,发现不少军官神情都很尴尬。

当兵的嘛,就算是军官,也大多是大字不识的武夫一个。这种人,说的弯弯绕绕,咬文嚼字的,反而听不明白。

抢钱抢粮,最是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