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盛唐日月[校对版] 酒徒 1871 字 2023-03-18

按照司天监官吏们的领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乃是自然,几近于道,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圆这个概念,却是人为设定。人为设定的东西,注定达不到自然之完美,所以,标定圆周为三百六十。

于是乎,圆周为三百六十度,三角形的内角和,则刚好为一百八十度。如此,计算日影,圭距,星差,皆事半功倍!

于是,在场的司天监官吏们一致决定,对太阳黄道同时采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和三百六十度两种标称,以示对上天的尊敬。而大伙今后在其他各种天文计算和观测之中,则果断向三百六十度标定方式靠拢。(注:开元年间,僧一行在制定大衍历之时,也是这么干的。宣称周天三百六十五,实际计算月球黄维则采用三百六十)

这一变通令历法修订工作一日千里。《麟德历》很多偏差,通过改变圆周度数,就能直接修正。而修正后的结果,与《紫金历》即便不完全相同,差别也小到可以容忍范围之内。如此,用来解释《麟德历》的《易经》理论,就可以直接往《紫金历》上套。两种历法之间的偏差,只能看作计算参数和观测精度上的差别,“指导理论”却可以认为完全一致。

如此一来,《麟德历》的使用寿命,又可以大幅延长。而《新历法》的修订速度,也可以大幅加快。毕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精益求精,工作量远小于另起炉灶。

作为这次天文测算任务的组织者,大部分实际工作,张潜都没有亲自参与。但是,他在司天监这帮技术官吏当中的威望,却与日俱增。特别是当大伙根据他的指点,第一次将月食预测精度,推进到了一刻钟之内后,很多须发皆白的技术官吏,对他的尊敬程度不亚于授业恩师。

懂技术,不胡乱插手,还尊重属下意见的上司,在任何时空,都值得尊敬。更何况,张少监身上除了具备这三项优点之外,还懂得珍惜手下人的性命。

察觉可能会遇到截杀,他立刻找借口让大伙晚一天渡河,自己带着家丁和测量器具,头前探路。

至于那些贼人到底是不是府兵假扮,背后受谁指使,他却对大伙只字不提。很明显,是不想把大伙拖进旋涡之中,遭受池鱼之殃。

即便是技术官僚,也并非个个都不懂得人情世故。

发现张潜有意将大伙与他本人正在面对的旋涡分隔开,众司天监的官员们在感激之余,做事都加倍认真卖力。结果,原本预计要花费整整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只花费二十二天,就完成了。并且每一步观测数据和运算过程,都整理得极为干净利落。

在这前后整整二十三天里,张潜半步都没有离开阳城。每天的生活都极为规律,城外观测台和城内驿站,两点一线。阳城县和司天监的官员们,都可以为他作证。

然而,在这二十三天里,却有三座白马寺被屠,两座白马寺被大火烧成了白地,还有一座白马寺和尚们杀了住持,瓜分了庙里的全部金银铜钱后,不知去向。

期间,还有一小股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蟊贼”,据说因为窥探观星台上的青铜器具,试图偷袭观星台。结果,被埋伏在观星台周围的百余朔方军,给杀了个落花流水。

那次战斗远称不上激烈,朔方军无一人阵亡,任、郭两家的家丁,总伤亡加在一起都没超过二十。而被他们击败的“蟊贼”,总伤亡人数也只有七十几个,剩下的全都趁着夜幕和丛林的掩护,逃之夭夭。

但是,那次战斗带给周围各方势力的震撼,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战斗结束后第二天,泽州府兵都督于金,就将旅率以上的军官,全都召回了军营。严令任何人不得外出,否则军法惩处。

临近几个州的府兵都督,很快也相继采取了类似动作。以免再有底层军官受到金钱诱惑,跑去阳城观星台下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