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盛唐日月[校对版] 酒徒 1769 字 2023-03-18

“就是它,就是它!跟你那朋友商量一下。他有多少,咱们买多少。在我的庄子里,先种几十亩出来。再种几百棵在花盆里,冬天好挪进屋子!”张潜兴奋得直搓手,命令声也显得有些语无伦次。

从去年秋天找到现在,他终于把做提炼精油的最佳原材料给找到了!怎么可能不激动莫名。

要知道,玫瑰花的精油含量,是菊花的上百倍。并且只要温度合适,养分跟得上,此花一年四季都能盛开不断。

“几十亩,恐怕弄不来那么多花苗。”跟着张潜做了这么久花露,郭怒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家大师兄为了一个花苗而激动到如此地步,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应,“大师兄,这个玫瑰,精油会很特别么?”

“有多少你要多少。然后,请他帮忙收集玫瑰。这东西是插枝的,从枝干上剪下一条来,插到湿泥里头,就能生根。非常好种!”张潜心中兴奋未消,毫不犹豫地摆手,“至于精油是否特别,等花开之后你自己提炼一些,配成花露就知道了。可以说,有了它,花露才能真正称为花露!”

这话还真不是他信口胡柴。根据他去年刚开始做花露之时,查到的资料。玫瑰花精油,堪称精油之王。非但气味而浓郁可人,并且天生就具有令人精神愉悦和催情的双重功效,用来调制香水的话,再合适不过。

并且,玫瑰精油还具备除痘、消炎和减轻雀斑颜色的功能,直接满足了女士们的多方面美容需求。把此物加入六神花露之中少许,就能让花露的档次迈进一个新的台阶。而那些加了迷迭香的所谓大食国正宗花露,届时恐怕降价到二十文一合,都未必还会有人问津。

“这东西喜阳不喜阴,也不喜欢黏土,还怕涝。种在远离河岸的坡地上才好!”谈起种植,王毛伯可比郭怒和张潜两个加一起都在行,在旁边听得心痒,忍不住低声插嘴。“另外,这东西需要鸡粪。根部放了鸡粪,花开得才更香!”

“你以前种过?”郭怒和张潜诧异地扭头,齐声询问。

“没,我家地少,以前种粮食都不够吃,哪有胆子种花?但是见别人摆弄过!”王毛伯咧了下嘴,讪讪地摆手,“长安周围,很多大户人家的花园里都有。这花生得最多最密集的地方,是未央宫。具体位置,距离咱们的军器监没多远。未央宫在汉代就是禁苑,里边奇花奇草极多。眼下虽然割出了一小半儿做了御林军驻地和军器监,但很多草木都在地里生了根,哪怕没人管,春天时照样会抽叶发芽!”(注:玫瑰是中国原生植物,汉代就已经广泛栽培。但品种与现代玫瑰略有差别。)

“你说什么?”张潜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圆了眼睛,高声追问。

如果未央宫里也有很多玫瑰的话,自己可真是想种多少亩,就种多少亩了。

作为一名不贪图享乐的皇帝,李显对未央宫毫无兴趣。除了春冬两季校阅御林军之外,其余时间根本不会在未央宫露面。而因为军器监就座落于未央宫内,自己出入未央宫,却跟出入自己家一样简单。花点钱,请照管未央宫的农圃监丞,剪千百条玫瑰枝回家插种,简直易如反掌。

“玫瑰,月季,种得太多,都容易生病。最好跟不同花草间隔着种,才会长得更好!”最近受张潜的恩惠比较多,王毛伯已经彻底对他死心塌地,因此,凡是自己知道的,都如实相告,“那样话的,占地可就广了。少监家的地虽然多,可如果不种粮食,光种花,肯定会引来言官的弹劾!”

“种粮食啊,怎么可能不种?你刚才不是说,玫瑰喜阳,还怕涝。我在庄子高处种玫瑰,低洼处种粮食,不就没人能挑毛病了么?”虽然早就领教过大唐言官的无聊,张潜依旧满不在乎回应。

“低洼处,只能种高粱,还长不太好。哪怕已经排过了淤,但地里存着碱,至少两三年之内,只能种高粱!”王毛伯笑了笑,极为内行地,指出了张潜的一厢情愿。“而家中的庄稼大部分都是高粱,虽然言官不会挑毛病,却难免会有无聊者,将此事当做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