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盛唐日月[校对版] 酒徒 2230 字 2023-03-18

而张家的家丁,如今有七成以上都是从郭家借来的,不可能半夜里有大队人马出入,那些借来的家丁,却全都没听到半点儿动静。

更何况,百骑司和京兆府,还都在张家庄周围,布置下了各自的暗桩。据那些暗桩们的汇报,昨天夜里,张潜的家中,甭说出动大队人马,就连一只老鼠都没露过头。想要火烧白马善德寺,除非张潜会掐诀念咒。

“老夫等人今天前来,也是为了证明张少监的清白!”既然查不到张潜涉案的凭据,少不得就得给张潜一个交代。队伍中,年龄最大,职位也最高的文官,大理寺少卿吴兢,豁出去老脸,笑着在病榻前说道,“张少监尽管安心养伤,刺杀与庄子上被纵火两案,大理寺绝对会追查到底。”

“有劳各位了!”张潜今天一大早,就知道了长安城里距离京兆府衙门近在咫尺的白马善德寺遭人纵火的消息,所以也不奇怪有司会来自家的庄子查案,笑了笑,在床上艰难地拱手。

“不客气,张少监不必客气!此乃老夫等人分内之事!”大理寺少卿吴兢见张潜的模样实在可怜,赶紧用力摆手,“老夫回去之后,就会将今天的查证结果,汇报给圣上知晓。放心,只要你持身以正,任何人都无法将脏水朝你身上泼!”

这话,理解起了就容易出现歧义了。既可能是说,张潜清白无辜。同时也有可能是在说,如果张潜持身不正,早晚会露出马脚。然而,张潜却全当意思是第一种,只管再度拱手称谢。然后请告假在家帮自己招呼客人的三师弟任琮,替自己恭送各位上官。

郑克峻早就知道白马寺不是张潜烧的,所以来张家庄,纯粹是为了走过场。吴兢为人方正,也不愿意鸡蛋里硬挑骨头。唯独京兆府少卿辛替,兀自不甘心就这样离去,斟酌了一下,上前问道:“张少监昨天好像派人买了许多硫磺和硝石,不知道所为何故?寻常人家即便拿这两种东西入药,几两几钱也就够了,何必一买就是几百上千斤?”

“制造神兵利器!”张潜想都不想,就将自己的目的如实相告,“张某受伤之前,正在琢磨一种武器,可以大幅增强我大唐将士的野战之力。不料却遭到了恶僧刺杀,暂时无法继续去军器监做事。所以就命人买些材料来,自己先在家琢磨。这种事,历来要靠运气,一百次当中,能成功一次就不错了。所以材料浪费了些,倒是让辛少尹见笑了。”

“噢,原来如此!”辛替听得将信将疑,却只能装作恍然大悟半点头。正准备再寻一些其他由头,旁敲侧击一番,忽然间,却看到张府的管家任全,不顾一切闯了进来。“庄主,庄主,外面来了个叫做慧明的和尚,放话说要做七天七夜法事,除魔卫道!!”

“做就做呗,关咱们什么事情!”不理解任全为何表现如此失态,张潜看了他一眼,顺口回应。

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考研狗,对这种扎小人儿画草靶的勾当,他是一百二十个不信。所以,根本懒得为此分神。

然而,管家任全,却气急败坏,也不管周围的客人是谁,官职大小,红着眼睛,高声补充,“庄主您觉得不关咱们的事情,和尚却不那么想。他们的法坛,就建在咱们庄子斜对面的小山坡上。经幡都竖立起来了,还有上百和尚坐在经幡下,正在对着咱们家门口念歪经!”

“嗯?”这下,郑克峻、吴兢也好,黄检、辛替也罢,全都没心思继续在张家逗留了。铁青着脸向张潜告辞,随即带领各自麾下的人马,直奔张家庄斜对面的小山坡。

这个山坡原本属于另外一位姓刘的乡绅,距离张潜的院子,不过一千两三百步远,距离张家庄边界更近,顶多只有三百一二十步。两家之间隔着一条无名小河,因为张潜不久之前刚刚自掏腰包翻修了河上的木桥之故,两边往来极为便利。

但是,车马过了桥之后,道路却立刻变得狭窄崎岖了许多,一些在张家庄这边根本看不到的烂泥坑,大石头,也频繁出现,弄得郑克峻、吴兢和辛替三个麾下的人和马,都狼狈不堪。

转眼到了法坛附近,却发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却是张家庄的佃户和一些家里有人在张家帮工的百姓,拎着锄头草叉之类,正在跟一伙手持念珠的善男们理论。碍于没有人站出来带头,所以双方的冲突,目前还仅限于互相质问和辱骂阶段,距离械斗,倒是差得很远。

张家庄虽然在渭南县境内,距离长安城,却只有十多里路。如果此地出现械斗,第一责任虽然得由渭南县令方拱来背负,京兆府却也少不了吃挂落。所以,京兆府少尹辛替不敢怠慢,立刻命令麾下差役用乱棍将冲突双方隔开,紧跟着,翻身下马,一步一个泥巴脚印地向经幡下奔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