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8页

高院长看向燕先生:“你说是这事可怕,还是徐绩那事可怕?”

燕先生觉得自己后背上的冷汗更多了。

从陛下亲征北疆回来之后,各地的奏折就变得多了起来,尤其是廷尉府的分衙。

其中绝大部分奏折的内容基本上都差不多,所讲的都是一件事。

那就是功勋之臣。

大宁初立,分派到地方上的官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些年跟着陛下南征北战的功勋之臣。

有的被任命为府治,有的则官位更高,一些校尉军职的人到了地方上,就是一县的主官。

虽然从官职上来说,校尉是正六品,一般地方县令都是正七品,这还算降了一级,可实际上实权在握,所管辖之事,管辖之地,管辖之民,又岂是一个校尉在军中能有的权利。

这些有着军功的人,到了地方上就开始出现同一个毛病,一个非常大的毛病。

恃功自傲。

他们觉得自己是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是随陛下南征北战的有功之臣。

在军中的时候还有军规约束,上边的大将军们都严苛,他们不敢造次。

可一旦到了地方上,全都变得跋扈起来,甚至跋扈到连律法都不顾。

如果这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直接按照大宁律法处置了就是。

可不是啊,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从县令到府治甚至到几乎等同于节度使的高位,都有这样的事发生。

这事你让陛下怎么做?

真的按照大宁律例明正典型,只怕一下子就会寒了太多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