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页

可是当年的张居正,人家那可是用人抬的。四十八个人抬起来的大轿子,可见何其的过分。

张居正整日教导万历皇帝要节约,宫里面的用度甚至都是一削再削,甚至连点灯都只点一半。

太监宫女的月钱更是一减再减,皇宫里面很多宫殿都塌了一半。皇宫里面因为减少费用,园子什么的都没怎么维修,显得荒芜破败。

而对比起来,却是张居正的奢靡生活。这让年纪轻轻的万历皇帝,怎么可能不产生逆反心理?怎么可能不觉得张居正是个曹操一样的权臣?

甚至在万历皇帝年幼的心灵里,很可能已经提心吊胆的过了很多年了,生怕张居正对他取而代之,甚至和他的母亲勾结在一起。

毕竟万历皇帝的母亲和张居正还曾让他下过罪己诏,他还有一个弟弟深受母亲的喜爱。这也导致了万历皇帝后来做的那些事情。

因果啊!

朱由校坐直了身子,将自己从回忆中拽了出来,转头看了一眼魏朝问道:“人派出去了吗?”

“回皇爷,已经去了。”魏朝说道:“礼部、司礼监、锦衣卫和东厂全都派了人。为首的是礼部侍郎赵大人,今天一早就已经出发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去把孙承宗请过来。”朱由校想了想之后说道。

这一次到辽东,朱由校把孙承宗也带来了,反而是徐光启被留在了京城。

之前无论朱由校走到哪里,带着的都是徐光启。但是这次不一样,虽然徐光启也很想来,但没有成功。

朱由校之所以带着孙承宗,一方面是因为他懂得军事,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历史上的遗憾。

不论怎么说啊,原本的历史上,孙承宗在辽东死得也太惨烈了一些。全家人都死了,那种决绝也是很少的。

朱由校这一次把孙承宗带上来,让他来见证,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和他商量一下。

至于说英国公张维贤,那就没戏了,让他在京城呆着吧。